从神话到哲学

概述

哲学有着神话的起源,这在西方哲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。西方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曾提出,水是世界万物的本源。而他之所以提出这种看法,据亚里士多德所说,可能与古老时代人们的神话有关,“他们把海神夫妇看成创世的父母,并且把诸神指着发誓的见证也说成水,即诗人歌颂的黄泉。最受尊敬的是最古老的东西,指着发誓的见证则是最受尊敬的。”

泰勒斯以后,几乎所有的古希腊哲学家,如阿那克西曼德、赫拉克利特、毕达哥拉斯、恩培多克勒、巴门尼德、苏格拉底、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,在进行他们的哲学思考时,都不得不返回去从神话和原始宗教中吸取营养。像理性哲学家柏拉图也仍然“以神话的语言描述灵魂的上升之旅。”而且,“他的哲学的大致趋势以及思考的核心论旨都以神话形式表现出来。”

但是,当我们将目光转移到中国古代时,就会发现,问题可能要复杂得多,这当中主要的就是资料的问题。如方东美先生所说:“中国的神话,如《山海经》、《楚辞》都是战国后才形成的,而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已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了,决不能倒过来以后出的材料说明更古的思想,这在逻辑上不合理。”

这的确是个很严重的问题。本来从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情形来看,由神话及原始宗教发展为哲学,乃是一个通常的途径。然而,资料的缺乏有时会使这种先后顺序变得模糊起来,更何况确实存在着某些神话因哲学的刺激或影响而产生的特殊情形。即便如此,我们仍旧不放弃在神话中找寻中国哲学渊源的努力。

道家和神话

在先秦的各个学派中,比起儒家和其他各家来,道家和神话的关系最为密切,这恐怕是无可置疑的事实。在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及以后的《淮南子》中,都保留了许多的神话资料,因而研究者很容易注意到它们与神话的联系。

但是,具体到《老子》,情形又有些复杂。《老子》一共才五千余言,文约言简,除了第五章提到“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”外,全篇几乎都未涉及神话方面的材料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比《庄子》等更少与神话有关联。

一个值得注意的成果是美国学者Giradot的Myth and Meaning in Early Taoism The Theme of Chaos。它系统考察了包括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、《淮南子》在内的早期道家思想与混沌神话的关系。应该说,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。

我们知道,《老子》曾多次使用“浑”、“混”、“沌”的字样来形容道或者体道的境界。到了庄子那里,“浑沌”的主题进一步明确了起来。这里,“浑沌”乃是无分别的道的象征。

南海之帝为儵,北海之帝为忽,中央之帝为浑沌。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,浑沌待之甚善。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“人皆有七窍,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”日凿一窍,七日而浑沌死。——《庄子·应帝王》

月神崇拜

除了混沌神话之外,近些年来还有学者把老子思想和月神崇拜联系起来,典型者如台湾的杜而未博士的《老子的月神宗教》一书。杜氏把道和月亮联系起来,是一个非常可取的观点。老子认为道是一个处在运动过程中的东西,如“周行而不殆”、“反者道之动”等所示,月亮显然比混沌更接近于老子对道的刻画。

月神崇拜属于自然崇拜的范畴,它几乎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民族之中。当月亮一进入到神话世界中,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,它就不再仅仅是在天空中运行的一个天体,而是与人的意识发生了联系,并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。即使原先负载的神话已经消失,它也可以在另外的形式(如哲学)中表现出来。

祭月,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,是对月神的崇拜活动。中秋节是由传统的祭月演变而来

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——李白

以月亮象征女性,不仅仅是中国,同时也是世界各民族所普遍具有的观念。其原因,如《神话学》一书的作者所指出的:“至于女性和月亮的关系,可以直接归于月亮的相位,人们必定认为月亮的相位与女子的二十八天月经周期相关。”

在中国神话中,周人所出的姜嫄、夏人所出的女娲,都具有月神的神格。特别是女娲,更被认为是全人类的母亲,因而在《山海经》中有“女和月母”之称。体现在老子哲学中的女性和母亲的意识,在先秦诸子中是很特异的,这种特异是对月神崇拜文化精神的继承。

在《仙剑奇侠传》中,最终Boss是拜月教主,赵灵儿是女娲后裔

李逍遥源于《庄子·逍遥游》,酒剑仙源于道教诗人李白,修仙即道家神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