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符号

汉字是中国艺术之根

  • 书法是由书写符号直接上升到书写艺术
  • 绘画的笔墨形式与书法密不可分
  • 纂刻是书法的延伸
  • 诗歌是汉字的艺术

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——埃及的图画文字、苏美尔-巴比伦的楔形文字、中国的象形文字。如今前两种文字均被拼音文字所取代,唯汉字作为象形文字而独存。拼音文字是人所创造的一种抽象代码,而象形文字是一种生命符号。

传说汉字的创造过程是仰以观象于天,俯以观象于地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观鸟兽之迹,于是创造了文字。人们接触汉字,观其形,玩其意,就好像来到自然之中,山光水色,飞潜动植,历历在目。

汉字的这一创造特点,在中国文化中铸就了“从物出发”的原则,它和《周易》的“观物以取象”、“立象以尽意”的原理一样,为中国美学的本体构造提供了范式。诗学中的感物言志、画论中的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、书艺中的“同自然之妙有”等,都是这一总体原则的具体体现。


《周易》古经六十四卦,每卦由卦名、卦画、卦辞、爻名、爻辞五部分组成,《易传》之“十翼”则是经的阐释,二者合而构成我们所说的《易经》。

《易经》除了有语言符号之外,还有另一套符号——卦爻,这正是《易经》的独特之处。阴(- -)、阳(—)是基本符号,八卦是由基本符号所构成的八种基本卦型,六十四卦是八卦的展开。卦爻不是一般的抽象符号,而是一种生命符号。

  • 英语中的mountain是山的一种抽象符号,与山的感性生命实体并无关系
  • 汉语中的“山”是山的象形符号,它的指代功能是有限的
  • 《易经》艮卦的基本象为山,它可以指代一切与山有关联的生命对象

《易经》企图将世间一切运动的事物均搬到卦爻系统中,在卦爻的有限空间中,展现生命的运动秩序,模拟世间的风云变幻。这种思维的核心是“象”,所以哲学界有人称之为“具象思维”、“唯象思维”。

在这方面,王弼的那段论意、象、言的话很有代表性:“夫象者,出意者也;言者,明象者也。尽意莫若象,尽象莫若言。言生于象,故可寻言以观象;象生于意,故可寻象以观意。意以象尽,象以言著。故言者所以明象,得象而忘言;象者所以存意,得意而忘象。”

中国古代弱化语言的表达功能,代之以象来传达人的内在生命结构,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,这也是当今西方哲学艺术领域中的热门话题。

上世纪以来,在西方出现了一种对语言进行反思的潮流。大多数西方现代哲学流派认为,整个西方古典哲学建立在一种漂泊无根的基础之上,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语言。西方的语言是一种具有严密语法和逻辑的体系,这导致哲学的建立是通过概念推理而得来的。由此他们认为,语言是危险的,并力图突破语言的障碍,弱化以至消解语言的逻辑功能,发现那个逻辑背后的世界。

这种哲学思潮也反映到艺术领域中——语言无法打开美的门户。西方现代艺术如象征主义、意象派诗歌都极力想挣脱语言的囿限,更多地从“象”的角度来重新构筑诗美的世界,中国先哲们深邃的思考在一千多年后得到了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