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福东渡
秦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,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历史时代。
秦始皇统一中国,使中国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方面获得了空前的发展。与此同时,秦朝开始大规模地经营四方。秦始皇先后4次巡海,视察港口,同时也为观海求仙。具有悠久航海传统的、能制造大型楼船的河北、山东的沿海居民成了渡海的先锋,“徐福东渡”的历史事件就在此情势下发生了。
最早记载徐福东渡之史事的是司马迁的《史记》。其中有三处重要的记载,比如
齐人徐巿等上书,言海中有三神山,名曰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仙人居之,请得斋戒,与童男童女求之。于是,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,入海求仙人
徐福的三次出海:
- (第一次,公元前219年)徐福上书求仙,得到了秦始皇的同意。在秦始皇的支持下,徐福与数千名童男童女入海求仙。
- (第二次,公元前210年)当秦始皇又一次东巡来到齐地时,徐福无法解释寻仙药未果的过错,便谎称求仙不得是因为大鲛鱼挡住了去路。为求仙药心急如焚的秦始皇,又一次相信了徐福的谎言,竟然下令一些善射者带着捕杀大鱼的工具、武器随徐福出海。
- (第三次,公元前209年)这一年秦始皇又来东巡,徐福这次冒着被杀头的危险,再次以谎言蒙骗皇帝,同时他做好了出海不归的准备。这时的秦始皇已是暮年,对延年益寿药的渴望已至极限。于是,徐福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需要的一切,率领一支由童男女、百工组成的五六千人的巨大船队,携带着远古至秦时代的中华文明成果,东渡成功。
据研究表明,第三次出海的徐福一行,从现河北省盐山县千童镇境内的无棣沟入海,辗转漂泊,沿庙岛群岛,达朝鲜半岛西岸,曾在济州岛停泊。传说,徐福到达济州岛后便登上了汉拿山寻找不老不死药草,从此汉拿山被称为“瀛洲山”。至今,济州岛上的居民还定时举办徐福祭,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。
海客谈瀛洲,烟涛微茫信难求。——李白
徐福一行最后在日本九州的佐贺有明海湾登陆,佐贺地区是日本九州岛上最大的平原。徐福一行在佐贺一带种植水稻,传播稻作技术;养蚕织布,传播染织技术;采药行医,传播医药技术;炼铁锻器,传播冶炼技术。在当地,留有关于徐福的多处遗迹——如徐福在佐贺地区的登陆地、徐福的住所、徐福用过的水井、供奉徐福塑像的金立神社、阿辰观音像,等等。
在《佐贺偶像是传奇》中,主角团是不老不死的僵尸偶像
徐福在佐贺登陆,但他并没有停下寻找仙药的脚步。现在佐贺地区,有一种被称为不老药的植物“孚老孚希”(fu lao fu si),这恐怕即是因徐福而被命名的。在徐福的心里,恐怕一直存有寻到仙药,完成使命,返回故里的远大志向。
徐福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,寻找不老不死的仙药。据传说,徐福看到一座巍然屹立、山体丰美的高山,就以为是到了蓬莱山,于是驻足其山脚下,开始登山寻药。如今,仍流传着徐福选定的仙药“苔桃”的传说,其山也被命名为“不死山”(fuzi san),即富士山。
蓬莱山辉夜,即不老不死的月之公主
继徐福之后,大陆移民仍源源不断到达日本列岛。特别是在公元5世纪前后,经由朝鲜半岛的大陆移民大量登陆日本,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文化。
大和
由崩坏的世界可知,大和号战列舰是日本民族主义的象征